打工吧!魔王大人?魔王打工究竟为了啥?
0 2025-08-10
上周和某运营商工程师聊天,他吐槽:“用户投诉地下室没信号,带团队跑三趟才搞定,领导差点扣奖金!”其实这类问题用CQT测试(呼叫质量测试)提前排查完全能避免。今天我就结合踩坑经验,聊聊怎么高效做测试,特别是商场、电梯这些信号死角。
一、别急着测!先搞清这2个关键点
选对测试点=成功一半:
有次帮连锁超市做网络优化,甲方非要我们在收银台装测试设备。结果发现,生鲜区(金属货架+冷藏柜)才是信号黑洞——金属对电磁波的屏蔽效应远超预期。后来调整设备位置,投诉直接降了70%。
经验:室内测试点别按“常规位置”选,优先考虑:
金属结构密集区(电梯井、车库)
人流峰值区(扶梯口、餐厅排队处)
水源附近(卫生间、消防栓)
设备参数设错=白忙活:
见过新手用默认参数测医院病房,漏了休眠重激活测试。结果患者用物联网健康设备时频繁掉线,返工重测被院方骂惨。
避坑指南:
场景 | 必测项 | 建议时长 |
---|---|---|
电梯/车库 | 呼叫建立+传输时延 | ≥3分钟 |
商场中庭 | 休眠重激活+掉话率 | ≥5分钟 |
医院/工厂 | 数据传输稳定性 | ≥10分钟 |
二、3个亲测有效的效率技巧
用“错峰测试法”省时50%:
某市地铁项目原定白天测试,结果乘客手机干扰数据。改成凌晨1点-5点做,不仅数据准,还省下协调封场的成本。
手机秒变专业仪器的妙招:
临时缺设备时,在华为P50上装Network Signal Guru(需Root),开启“锁定Band3频段”功能——瞬间识别出商场某运营商偷用竞争对手频段!
报告这样写,领导秒通过:
“信号覆盖达标率98%” ❌(模糊)
“B1F电梯厅RSRP值≤-110dBm的点位占比2%” ✅(精准)
附上热力图对比:优化前红色死角→优化后全绿,预算审批一路畅通。
三、用户投诉背后的真相
去年某小区投诉“通话断续”,测试数据却显示正常。蹲点发现是物业私自装信号放大器,发射频段干扰运营商基站!所以说千万别图省事,这行经验比设备重要得多。
遇到奇葩问题?带图发评论区,一起脑暴解法~